??????? 上海每年市場需求不到2000萬平方米,5年建4000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,對市場是個極大的沖擊。2005年,上海曾推出“兩個1000萬工程”,結果不了了之。
??????? 一直在保障性住房方面飽受指責的上海,終于強勢出擊。
??????? 近日,上海市房地局公布了《上海市住房建設規(guī)劃(2008年~2012年)》(征求意見稿)。在規(guī)劃中,計劃五年內動工的新開工面積中,新建、配建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0萬平方米,配套商品房近2000萬平方米。也就在規(guī)劃出來前后,相關部門也宣布,第一期160萬平方米年內動工。
??????? 據政府內部的一份報告說,在上海還有3萬個馬桶,也就是說上海還有3萬戶家庭沒有獨立的衛(wèi)生間,毫無居住質量可言。如果“四千萬”計劃能夠實施,對中低收入者來說是善莫大焉。不過,業(yè)內有另外一種擔心。上海市每年市場需求量不到2000萬平方米,5年建4000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,對市場是一個極大的沖擊。
“四千萬”和“八萬五”
???????? 根據這份計劃,上海將在5年內,在新開工面積中,新建、配建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0萬平方米,配套商品房近2000萬平方米。其中,在規(guī)劃期內,竣工經濟適用住房、廉租住房以及配套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近3500萬平方米。規(guī)劃中,上海明確了經濟適用住房單套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。
??????? 這一政策引發(fā)不少來自業(yè)界的擔憂,尤其從香港來到上海發(fā)展的地產界人士。某知名代理行的高層葉先生對記者說:“這讓我想起1997年香港的‘八萬五’政策。后來盡管沒有實施,卻對市場信心有很大打擊,加之金融危機,導致香港房價大跌,到現在還沒有恢復1997年之前的高點?!?/font>
????? 香港房地產市場在1997年之前維持了13年的上漲,年平均增長超過20%,到了1996年香港“炒房風”達到巔峰,房價相比1985年增長了9倍。因為房價飛漲,香港出現了一批瘋狂的“炒房族”,在1996年,竟出現價值150萬元的天價房號。
?????? 過高的房價,令民眾怨聲載道。為了平抑樓價,1997年新上任的香港特首董建華推出了“八萬五公屋計劃”。即按照香港長遠人口及住屋需求,供應充足的住宅用地,由政府每年興建85000套低價住房,作為長遠的建屋目標。新計劃還沒實施,就遇到金融風暴,香港樓市崩盤。隨后,政府一直在救市,卻始終效果不大。
“盡管直接導致香港樓市崩盤的是金融風暴,但是香港‘八萬五公屋計劃’,對房地產商及購房者的信心都是一個極大的打擊?!比~先生對記者說,“房地產商感覺市場已無利可圖,就暗中撤資;購房者見有低價房供應,自然不會去買價格高的商品房,市場信心開始崩潰?!?/font>
????????? 香港的常住人口是650萬,以每戶4口人計。如果建85000套低價住房,可住34萬人,如果政策實施3年,將占常住人口的15%。加之原來就已經有45%的人住保障住房,樓市能不崩潰嗎?
|